南方科技大学范林峰副研究员来我中心作学术报告
1月7日,应我所唐朝生教授的邀请,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范林峰副研究员到朱共山楼513会议室作了题为“流域降雨型滑坡及青藏高原冻土退化数值模拟研究”的学术报告。
范林峰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博士。近年来主要从事流域及全球尺度降雨型滑坡模拟预测、青藏高原冻土退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和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等相关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
降雨型滑坡的诱发是降雨过程中土水相互作用的结果。报告中范林峰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耦合了边坡水文和土力学的流域尺度降雨型滑坡发生-运移模型,阐释了边坡受力历史、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空间非均质性、降雨动态变化特征及土体结构和优先水流通道(如植被根孔、大孔隙)等对滑坡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在地貌演化的框架下,耦合滑坡诱发机制和成土理论,探讨了长时间尺度下历史滑坡对未来滑坡危险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冻土持续退化,改变区域水文循环及工程地质条件。范老师介绍了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和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的数值模型,以评价了历史阶段(1980-2019)青藏高原冻土的动态变化特征,利用全球气候模式CMIP5/CMIP6,评价不同气候情景下冻土发展趋势,为后续气候变化驱动下青藏高原冻土退化的灾害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报告结束后,范林峰老师为我中心师生就相关问题作了答疑解惑,让我们对长时间尺度下历史滑坡对未来滑坡危险性的影响和气候变化驱动下青藏高原冻土退化的灾害生态环境效应有了更清楚的认识。